“电子大咖”的成长之路——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校友陈威佐

“问题”学生的生涯萌芽: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
 

说起自己的成长历程,陈威佐想到了这几个关键词:蓬勃的好奇心、超高的行动力以及严格的自我计划。陈威佐是个热于冒险的人,不安于现状,敢于尝试是他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。他说还要感谢父母,因为父母正处在创业阶段,忙得经常顾不上他,基本上在“放养”状态下长大,但是好处是他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,这样让他养成了自我计划的习惯,“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我的很多朋友都是父母为他们做选择,看似轻松,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喜欢什么,擅长什么,他们也不会为自己负责,很多时候遭遇了失败他们第一反应是怨恨父母,觉得最初是父母给他们做了错误的选择”

就是这样的想法,让他比同龄人更早熟,面对未来,他总是考虑得会更多,而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,陈威佐更是全身心投入,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与积极性。

小学的时候,陈威佐便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,这让他养成了擅长动手的好习惯。

到了高中,这方面的优点逐渐显现,但是他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并不优秀,甚至成为老师眼中的“问题”学生。尽管如此,他仍然要感谢自己在高中时遇到的师长们,他说那个时候他的成绩非常不理想,但是老师们都认为他要出国所以对他并不干涉,反而给他一个单独的教室供他自习。但是陈威佐对自己出国与否并没有完全确定,这是父母的安排,他并不想去但是他发现自己没有其他更好的选项。

在那间单独的自习室里,他会根据自己制定计划学习网络游戏开发,结果全班的同学“慕名而来”,陈威佐按照同学们的个性需求,为游戏角色添加了各种酷炫的装备、设置各种不同的场景,比如黑帮械斗、雨林冒险。随着想法越来越多,设计游戏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,但是陈威佐却发现了其中的乐趣,在探索中挑战自我,提升技能,这让他在游戏开发中发现了兴趣。虽然游戏项目最终因为被老师发现而被叫停,但是幸运的是老师们并没有收走陈威佐自由的创作空间,也就在那时他就默默下决心,未来可以选择一条比“出国”拿文凭更让他感兴趣的选择。

 

人生岔路口:我坚持我选择

 

   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,陈威佐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只在电脑上学习架构,他更为迫切地渴望将自己所习得的成果转化为现实中去。他选择向父亲求助,陈威佐的父亲在创业前曾经在一家温度仪表厂当电子工程师,当他提及这件事时,父亲欣喜若狂,全力支持陈威佐实现自己的想法。父亲开始带着陈威佐前往各个图书馆查资料,找关于电子学习的书籍,陈威佐回忆:那个时候父亲给我的支持不仅是专业上的,更是精神上的,他感到了很深的触动,同时也被父亲对于电子技术的执著以及对达到目标的执著精神震撼。

他开始进一步反思自己的人生规划,他的兴趣是什么?擅长的又是什么?他自己先捋了一遍,从初中开始,科学,物理考试中只要设计到电的题目,不管是压轴题还是什么,他都能快速地解答出来;同时他喜欢动手拆装小电器,研究里面的电路构造,工作原理。在父亲的支持和自己的探索下,他希望能在电子这方面走得更长远一些。

  随着时间的推移,留学与否的选择又一次放在了陈威佐的面前,母亲找他深谈了一次,为他分析了留学的优势。所有的手续都在母亲的主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,但是陈威佐犹豫了,他不确定贸然出国对自己的电子之路能否有用,但是他却明确地知道自己没有准备好,于是在出发前夕他拒绝了出国的决定,他对家人说他想留在国内学电子。

 

在坚持中收获:技能学习的拼命三郎

 

2015年9月,陈威佐通过提前招生成为了信息工程学院(怀卡托国际学院)应用电子专业的一员。正如学校“知行合一,务实创新”校训所倡导的,因为对电子技术的热爱,他一改高中时不爱学习的“毛病”,开始认认真真地听课,从课堂上汲取理论知识。新西兰的技能知识通过外教漂洋过海而来,也打开了陈威佐新视界的大门。慢慢地,他不仅仅满足于教室的学习,他主动和专业老师申请了创新班学习,在实践中验证理论、在实践中加深领悟。慢慢地,寝室、教室、创新班三点一线的生活成为了他大学三年的标准式。金职的每一个晨曦朝露、月明星稀都记录着他的奋斗过程。

通过不断的专业学习和实践,在校期间,他被推选为技能竞赛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大赛。备赛的过程,不仅让他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技能水平,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陈威佐说:“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,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与方法。当你找到了道路方法,学什么都会变得简单。比赛结果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让每一位同学看到学习的方向与希望。”大二时的他,本着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冲劲,不断自我钻研,拿下了电子设计竞赛省三等奖。四天三夜,他只吃了2桶方便面,睡了4个小时,虽然省三等奖这个结果在他心里并不是最佳,但当时还在上大二的他已经成为老师同学们眼中的技能“大咖”。

     

新航线新目标:从“新”开始的技能“大咖”

    

大三第二学期,陈威佐再次参加了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的技能竞赛,这一次他铆足了劲,投入了更多的精力,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技能,最终获得了省赛一等奖、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。这次比赛也给他上了别样的一课,他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都是基于软件能力,硬件实力并不强劲。

经过这次比赛,陈威佐突然产生了迷茫,尽管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广,但是自己的技术却不是高精尖的。认识的不断深刻,使他继续求学的心愈发强烈,紧接着,他便做出了自己的下一个决定,出国深造,去沉淀,去进步。安排好自己工作室剩下的工作后,经过与专业主任的认真探讨,陈威佐最终决定去新西兰留学,继续获得新知。

      

跨国深造:一切只为心中梦想

   

2019年2月,陈威佐赴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攻读应用电子专业本科文凭。来到了新国度,换了一个环境,换一个学习心态,感觉一切都是充满新鲜感。新西兰虽然国家不大,但是在全球IT行业却占有独特的领先地位。

在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求学期间,陈威佐除了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理论知识,更是学会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独特思维方式。当然他仍然把他对生活的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带到了新西兰,课余时间他主动前往二手车店成为了一名销售员,晚上则去餐馆做服务员,他感觉到了在交流中他对这个异国城市越来越熟悉,逐渐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。在新西兰,他认识了很多友善的当地居民,帮助他经过了前期的适应阶段;也遇到了很多在新西兰的华侨们,他们一起前往新西兰各地冒险旅游。在感受中西方文化冲撞与融合的同时,他的视角变的愈来愈广阔,灵感的迸发变得越来越频繁,英语听说水平与写作水平有了大幅提升,专业技术能力从理论到操作上升了一个台阶。

“我,仿佛脱胎换骨。我的技术沟通交流对象不再是单单的国内技术人员,而是来自全世界。我的技术增长幅度再次来到了一个新的顶峰,”陈威佐说道。 

如今,陈威佐再一次站在了人生岔路口,思量再三,他决定申请奥克兰理工大学的研究生,整装待发。

   

宋祁曾有言:“人不率,则不从;身不先,则不信。”在漫漫求学路上,总有像陈威佐这样的人,以对学习的热忱打动你我,总有人用不懈努力创造令人惊奇的进步,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的榜样。未来的生活怎样我们无法知道,但历经三年大学生涯与三年留学生活的磨炼,陈威佐确信,未来的日子一定会是绚丽多姿的!